股票配资平台可靠吗 浦东美术馆奥赛展高清全纪录9:图卢兹-劳特雷克与蒙马特文化_艺术_cm_创作
獭的游乐场股票配资平台可靠吗
世界如此精彩,值得我们探索、感受、记录、分享。
689篇原创内容
公众号
,
当高更和梵高逐渐远离城市生活之时,劳特累克纵情巴黎北部蒙马特高地的声色犬马,用画笔描绘这里的演出场所、舞厅、咖啡馆和小酒馆。在艺术家创作和新闻出版界的推动下,蒙马特的娱乐业和商业也不断发展。
劳特累克的探索和19世纪末兴起的新艺术运动相互成就。19世纪中叶,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升,有感于装饰艺术的缺乏,英国兴起了艺术与工艺运动。该运动随后传播至欧洲大陆,进一步发展为新艺术运动,涉及造型艺术、建筑、装饰、平面设计等领域,从中能看出后印象派、象征主义和日本艺术等多方面影响。而劳特累克的贡献,主要在平面设计领域。
来看看这次展出的劳特累克作品。
展开剩余85%亨利·萨马里,创作于1889年,高75cm,宽52cm。
图卢兹-劳特累克出身保守的贵族家庭,小时候因骨折导致身材矮小。劳特累克从小就热衷艺术,作为家族独子,母亲将其送入著名画家莱昂·博纳的画室学习。不久,他就被画室所在的蒙马特地区吸引,从此长居此地,直到36岁那年因病去世。
1882年,劳特累克转入科尔蒙的画室学习,在这里结识了挚友路易·安克坦。两人在巴黎四处游历,观察人类的行为和真实面貌,在艺术实践中,都追求形式上的综合与鲜亮的色彩表达。后来,劳特累克又在画室结识了
梵高和埃米尔·贝尔纳等好友。
画中的亨利·萨马里是一位喜剧演员,他身着优雅的晚礼服,自信站立着,若有所思地将手举到眼前。劳特累克通过礼服上的金色纽扣和海军蓝,暗示了萨马里的演员身份。人物明显的轮廓和深色的衣着,与浅色背景形成对比,赋予画面以纵深感。背景斑驳的光影令人联想起舞台的灯光,色彩的交织突出了作品的焦点,也体现了艺术家对娱乐圈人物的迷恋。
朱斯蒂娜·迪厄勒,又名花园中的女人,创作于1889年,高74cm,宽58cm。
劳特累克接受了系统的古典艺术教育,却拥护艺术变革,早在1883至1884年就曾高呼:“马奈万岁,革命万岁!”后来更成为梵高艺术的辩护者。他像德加一样热衷描绘舞蹈和恣意狂欢,但从未背弃自己的贵族身份,也未将自己塑造成批判都市罪恶或富人腐化的控诉者。
这是画家在神父森林花园创作的一系列肖像画之一。色彩运用极具表现力,罕见地贴近劳特累克好友梵高的风格。画中的朱斯蒂娜·迪厄勒被交织的植物和树木隔离在画面中央,展现出强烈的存在感。她的姿态略显僵硬,甚至有些别扭,这一印象因那双粗糙的大手而愈加突出。
劳特累克以神父森林花园为背景描绘的女性,大多仅知其名,唯有朱斯蒂娜的姓氏被记录下来,这是劳特累克少有的力图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肖像画。此画体现了画家敏锐的现实洞察力,可能曾于1889年的独立艺术家沙龙展上展出。评论家费利克斯·费内翁以同样富有力量的文字评价过这幅作品——他指出画中人的面庞并不讨喜,而背景则绿得夸张。
之后是劳特累克的好友安克坦。
亨利·萨马里,创作于约1890年,高71cm,宽59.3cm。
路易·安克坦出身诺曼底的肉商家庭,中学时结识了未来的诗人爱德华·杜雅尔丹。他在巴黎学画时成为劳特累克、梵高、埃米尔·贝尔纳等人的好友。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们说过安克坦和贝尔纳发展的景泰蓝主义,事实上,这一名称最早就来自杜雅尔丹对安克坦画作的评述。其诞生受到了新印象派的点彩画法以及日本浮世绘的影响。
安克坦和劳特累克、贝尔纳都是红磨坊歌舞表演的常客,他很可能经由劳特累克结识了亨利·萨马里。这幅肖像堪称萨马里形象的典范之作,画面由平整的色块构成,几乎没有体积感和阴影效果,展现了这位戏剧世家成员的优雅气质。那双极具穿透力的蓝眼睛,让人想起其姨妈——马德莱娜·布罗昂在保罗·博德里笔下的模样(展出于第一单元)。
街上的女人,创作于约1890年,高145cm,宽100cm。
安克坦和劳特累克一起,将街头、歌舞表演、音乐咖啡馆作为自己的工作室,经常光顾蒙马特的高级娱乐场所。此画虽然没有采用画家标志性的景泰蓝主义风格,但光影交错的背景也体现出一种纸醉金迷的气氛。
安克坦的现代风格持续时间不长,后来,他就开始研究鲁本斯、提香等人的作品,回归传统绘画风格。
这部分还展出了一些其他画家描绘的巴黎声色世界。
夏尔·莫兰,红发年轻女子肖像,创作于1889年,高61.2cm,宽50.2cm。
夏尔·莫兰来自法国卢瓦尔地区,曾在巴黎美术学院接受过多年学院派艺术教育。他是劳特雷克的好友,也是19世纪90年代木版画复兴运动的重要推动者。莫兰尝试过多种绘画风格,此画画风细腻,相对接近学院派风格。
莱昂内托·卡皮耶洛,让娜·格拉涅尔,创作于约1895年,高116cm,宽90cm。
卡皮耶洛来自意大利托斯卡纳的利沃诺,被誉为现代海报之父。他没有接受过学院派艺术教育,早年以创作漫画起家,后来转向海报领域,并声名鹊起。
19世纪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色彩艳丽、线条简洁、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海报大量涌现,巴黎街头到处都贴着五颜六色的海报,用来宣传演出和商品,一场视觉革命已然开启,卡皮耶洛为这场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。他的海报颜色鲜艳、线条简洁、人物动作夸张有趣,非常吸引眼球。
这幅描绘女演员让娜·格拉涅尔的画作笔法简练,可与他1898年刊载于《笑声》周刊的一幅彩色插图相较。画家大胆地使用了简练的线条和色彩,与早期的海报艺术形成鲜明对比
莱昂内托·卡皮耶洛,伊薇特·吉尔贝,创作于1899年,高116cm,宽89.7cm。
1898年,卡皮耶洛定居法国巴黎,成为一名成功的漫画家和海报画家。此画描绘的伊薇特·吉尔贝是当时红磨坊的明星股票配资平台可靠吗,演出时,她通常身着亮色服装,戴着长手套,几乎一动不动地站着,一边唱歌一边挥舞着修长的手臂。此前,劳特累克已描绘过吉尔贝,她那标志性的长黑手套与戏谑姿态早已广为人知。
发布于:上海市